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热点 > 滚动 >
特斯拉的“小心思”,一切为了多卖车-全球今日报 2023-05-07 14:55:12  来源:搜狐科技

许多时候,新闻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尤其是对于特斯拉这般先天自带流量的“明星车企”而言。

由此把视线拉回至今年年初,当文章的主角祭出那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突然官降,把Model 3与Model Y分别拉到了22.99万元与25.99万元的在华历史最低价。

行动之坚决,令人感叹。但在我看来,背后也暴露出深层次的痛点。


(资料图)

其一,特斯拉曾经爆棚的累计订单消耗殆尽,终端新增客户的乏力也是必须直面的事实,加之刚刚扩产完成的上海工厂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所以必须狠狠“割肉冲量”。

其二,无论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罢,碍于推出已久,迟迟没有焕新,产品力层面曾经的领先优势,正在被后来者不断蚕食甚至反超,那段非特斯拉不选的日子过去了。

而在“改款”真正到来并且大规模交付之前,只能被迫用损失毛利率的方式,祭出更多的诚意俘获人心。

其三,身为掌舵者的马斯克,对于2023年全球车市的消费活力与真实需求,持有悲观态度,认为不排除发生一场大衰退的可能。

也恰恰由于身处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大环境下,必须采用各种方式,让公司继续保持向上增长的势头,不然就会再次陷入泥潭。

写到这里,更想说:“实际上,特斯拉率先挑起的,就是一场不留任何情面的价格战。”

好在,仅从已然过去的一季度,取得的终端反馈来看,效果还算得上令它欣慰。无独有偶,刚刚结束的4月,根据乘联会的预估成绩单显示,特斯拉再次祭出了75,842辆的月销表现,同样十分的强势。

可望向更深处,这家美国车企身处中国车市的处境,远没有想象中乐观,甚至又陷入到一种“窘境”当中。

作为论据,不久前,网络中关于特斯拉将继续大幅度官降的消息可谓此起彼伏,即便其官方出面辟谣,但对于大部分吃瓜群众,结合过往经历,纷纷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进而,催生出了愈发繁多持币观望的“等等党”。

或许,也恰恰基于上述背景,五一假期,特斯拉突然在华“不降反升”,宣布国产Model 3与Model Y全系价格上调2千元。调整后,各自入门车型的起售价,分别为23.19万元与26.39万元。

而就在昨天,特斯拉继续将进口Model S与Model X全系价格上调1.9万元。调整后,各自入门车型的起售价,分别为80.89万元与89.89万元。

至于这波逆势上浮的表层原因,大概率还是与特斯拉的动态利润模型有关。换言之,其车辆制造过程中某个环节的成本波动,都会造成对应价格的调整。

相比之下,更深层次的原因,不排除特斯拉通过一定幅度的涨价,“逼单”潜在消费者,打消他们心中疑虑的可能性。

毕竟,从特斯拉产销数据分析师Troy Teslike的统计来看,虽然截至2月底,大打特打“价格战”令特斯拉位于全球手握的订单量回暖至10.6万辆,但截至4月15日,特斯拉订单储备再次回落至7.2万辆,已经是历史最低值。

反观中国车市,特斯拉目前的订单储备仅有1.1万辆,显著低于今年1月的1.4万辆,与去年7月17.3万辆的订单储备极值,更是相去甚远。

汇总下来,即便已经通过损失毛利率的方式,拿出了较大的诚意,可这家美国车企的终端表现,依旧略显“乏力”。

因此,如文章标题所言,特斯拉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小心思”,一切还是为了多卖车。不然,今年已经夸下海口180万辆甚至200万辆的交付目标,完成的难度将越变越大。

最后,文章渐渐临近尾声,仍然想说的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按照这家美国车企的一贯风格与习惯操作,许多东西都能视为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接下来,谁都无法保证会发生什么。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在特斯拉遵循的商业逻辑中,“第一性原理”永远会排在首位,大部分决定往往依托于它。

除此之外,便是马斯克坚不可摧的“个人意志”。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