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把“真情日记”写在胡家村 2023-08-13 00:50:07  来源:东方资讯

□本报记者 张璐 郝志臻 通讯员 黄春艳

炯炯有神的眼睛、宽宽的额头,脸上总是堆着笑。


(资料图片)

王浩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胡家村的一名驻村干部。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坐在村民肖青元家的廊檐下,一边与他拉着家常,一边提笔翻开新的遍访日记,开启新一轮驻村工作。

从巴州镇出发,驾驶车辆沿东南方向一直往上,翻过一座大山就来到了胡家村。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环状的山坳,在这里生活着365户1617人。顺着村内的水泥路一路向下,近看这片土地,着眼处尽是人间太平色。

“天气预报会有连续几天小雨,因此今天的收割挺重要的。而且年轻人外出打工,脱贫户家里都是老人,这更需要我们站出来,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只要能保证村民顺利收割小麦,我们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王浩说道。

胡家村地处山区,受地势影响,农户小麦种植分散,无法用机械收割。今年以来,王浩和工作队员组成志愿服务队,组织村“两委”及时了解村民粮食收割情况,充分发挥党员联户作用排查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全力配合,确保颗粒归仓。“村民忙活了一年,不就是盼着丰收?很幸运我可以深入田间地头,和他们一起参与小麦的收割,共享丰收的喜悦。”王浩说道。截至目前,王浩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党员,共同帮助7户农户收割小麦1.3公顷。

“能不能把产业搞上去?”王浩刚驻村时,这样的疑问就在他的心头滋生。

2021年,胡家村干部群众正陷于产业发展的困境当中。总投资123万元的棚圈产业建成后,由于缺技术、缺流动资金、缺市场销售渠道等,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从村干部到村民,信心不足。

王浩驻村的两年来,依托帮扶单位,积极与县乡村振兴局沟通协调,提出“帮扶不歇气、产业不断气”的长效机制,争取各方资金2万元,优化水电等设施设备、整改提升棚圈场地,倾力支持胡家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产业巩固提升棚圈建设项目发展。截至目前,已有3户搬迁户将17头牛迁至牛场进行饲养,后期通过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预期规模可达到100头左右,农户创收100余万元。同时,王浩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种植业,现种植百合13余公顷,种植油菜17.33公顷,帮助农户拓宽生猪、百合等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累计销售额达32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回首走过的路,王浩说,他最得意的日记都写在村民的口袋、钱包、银行卡里。据统计,帮扶2年来,胡家村人均收入从17720元增长到18750元。

“王书记,太谢谢你们了!”盛夏时节,胡家村供水管道维修工程收尾。76岁的赫占梅在巷道看见王浩时热情地打招呼:“你来到我们村后,干的事可真不少啊!不光把村里损坏的路修了个遍,还把堵塞的供水管道也疏通掉了。”

驻村期间,王浩时常为空巢老人送药上门,陪高龄老人聊天做家务、更换破损门窗,对帮扶对象捐款捐物慰问折合资金约9万元;争取到帮扶修路资金7.8万元,组织村民对道路进行修复;全面贯彻落实“雨露计划+”,为17户脱贫户子女办理学历教育资助。

美好愿景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乡村振兴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既要有速度还要有耐力。如王浩这般的“接棒人”在巴州镇乡村振兴的长跑道上锲而不舍地奔跑着,接续一场与田间泥土的“热恋”,用初心写出属于巴州的乡村振兴真情日记。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