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手机版
首页 > 热点 > 资讯 >
谁让农民厕所变“面子”工程谁就该没面子_全球热点 2023-06-06 05:24:15  来源:新京报


【资料图】

让督查的力量长出牙齿,提高震慑力度,才能让惠民工程真正惠民、利民、便民。

湖南省桂东县几年前实施了农村厕改工程,该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表示,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到了92%。但据央视《焦点访谈》近日报道,当地一些多年前修建的厕改化粪池没有接通管线,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化粪池安装位置高于地基,根本无法使用,厕改材料的质量也堪忧。

“厕改”成摆设,“方便”变麻烦。记者走访调查之下,揭开了农村厕改工程“成绩”背后的真实一面。其实,厕改沦为“半拉子工程”,村民使用厕所的“最后一米”没有打通的问题,之前也有曝光。

检验农村厕改工程的成效,关键要看村民有没有用上方便、卫生的厕所。

空有化粪池而不连接室内管线,厕改后村民还要挑水冲厕所,类似荒唐事情的接连出现,往往也是“验收来了好多次”,结果是通过的。验收敷衍了事,对问题视而不见,本该是民心工程的厕改就成了形式主义、“面子工程”。

面对类似的情况,值得追问的是,在实施厕所改造时,是否存在只求数量不问质量的问题?是否为了向上汇报工作而“大干快上”,不顾设备真实运转状况?是否大包大揽,忽视了村民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体验?

根据农业农村部在2020年对政协提案的答复,已累计安排14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除了中央财政补贴,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村厕改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更是不少,这项投入理应得到实际成效的检验。

因此,面对屡屡曝出的类似问题,着实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督查巡查制度,把厕改工程,乃至审核验收全过程纳入监管范围。常态化的项目监管之外,尤其要注意把监管的力量下沉,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让参与厕改的每位村民都成为“吹哨人”。如此才能形成合力,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执纪问责,不给在厕改上动歪心思的人可乘之机。

而且,即便改造已经完成,有关部门也要注意时常“回头看”,建立持续性的监督机制,解决好厕所配套设施的日常维护问题。

农村厕改,不仅将极大提高乡村文明水平,更是对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深刻检验。建小厕所需要花大心思,让督查的力量长出牙齿,提高震慑力度,才能让政绩思维和形式主义无空可钻,让惠民工程真正惠民、利民、便民。

关键词:

热点文章
热点 图片